国旗下讲话 —— 守法上网,依法传播,文明发声,共建清朗网络
高二(2)班 陈美芳
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,我是来自高二(2)班的陈美芳。
很荣幸能站在这里,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—在网络世界的言行与责任。当朝阳洒满校园,当国旗冉冉升起,我们亦应当思考,在这个数字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,我们应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中,恪守一方心灵的净土,让我们的声音,成为清朗而非芜杂的和鸣。
同学们,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,法律的红线不容触碰,责任的担当也不容懈怠。网络可以是知识的汪洋,助我们“思接千载,视通万里”;也可以是表达的殿堂,让我们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”。但同时,正如狄更斯在《双城记》中所说,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。”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的每一次点击,每一次转发,每一条评论,都如同一只蝴蝶掀起一场飓风,一丝火星带来耀眼的光芒。这些做法关乎他人名誉,牵动社会神经,影响社会稳定。那么,作为一名网络原住民,我们应该如何去做,怎样去说呢?
第一,守法上网,守住高中生活的“安全线”。近来,诸如“运用AI技术伪造他人形象进行诽谤”“未成年人打赏网络主播”的事件屡见不鲜。这些因网络而发酵的事件,无不警示着我们把握网络行为的边界,心存敬畏,行有所止。我们要提高警觉心,拒绝网络账号共享,警惕“低利息,秒到账”的校园贷陷阱;不点开弹窗里的暴力、低俗视频,也不传播考试作弊的“秘籍”。守住法律底线,才能让网络空间成为学习的“动力”,而非“阻力”。古罗马哲人西塞罗曾言:“我们是法律的仆人,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。”恪守法律,正是为了守护我们每个人在数字时代最宝贵的自由与安全。
第二,依法传播,当好信息的“把关人”。面对繁杂冗乱的信息网络,我们要运用智慧,放出眼光,成为信息筛网。不轻信,不传播校园谣言,在按下转发键时,我们不妨多问一句,“这是真的吗?”。孔子曰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”。在大节奏风浪的推动作用下,不经核实的传播,可能会成为他人牟利的工具,成为网络暴力的推手。因此,我们要留下理性的思索,留下个人意识的光芒。我们要把握好信息的正误性,导向性。做清朗网络空间的维护者,让真实有益的信息,如春风化雨,浸润人心。
第三,文明发声,传递青春校园的正能量。网络言论是我们价值观的一种体现。高中生活里的每一次“发声”,都该有少年的温度与分寸。网络匿名的特性,不应该成为情绪宣泄和恶意攻击的护身符。文明发声,是我们素养的镜像,亦是格局的表现。多做正向鼓励,一句陌生的安慰,温暖的赞美往往是善良心意的显现。理性的探讨,远比激烈的指责更有力量;建设性的意见,远比破坏性的嘲讽更显价值。我们的发言,应展现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胸襟与涵养,如兰室之香,芬芳自远,切莫让一时的冲动,玷污了自身的形象,也污染了网络的环境。刺穿信息的局限,走在道德的前沿。
同学们,我们生于信息化的时代,处在网络空间里,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,并非一人之力可成。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明辨是非,于纷扰中守正。以法律为轨,以文明为帆,在信息的海洋中航行;以理性为弦,以责任为歌,在表达的天空下奏响青春的强音。
在这最好的时代里,我们砥砺前行,让青春的气息,氤氲在网络空间里:让安全底线,铭刻在每个人心里;让理性的光辉,照耀在数字世界里。
编辑 | 谭德江 审核 | 李 强 签发 | 谭世成
通讯地址: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信陵镇白土坡社区兴东路8号 邮政编码:444300
Copyright@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www.bdxyz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