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青年岗位能手】谭海锋老师:粉笔为舟渡星海

--记巴东一中第五届“青年岗位能手”谭海锋老师

 

 

寒来暑往,光阴荏苒。转眼间,谭海锋老师在巴东一中的三尺讲台上已耕耘十载春秋。从初执教鞭时的忐忑不安,到如今的从容自若;从面对学生提问时的手忙脚乱,到现在的游刃有余。十年如一日,他始终以"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"为座右铭,用智慧启迪心灵,用爱心浇灌希望。


一支粉笔,十载耕耘



 

作为数学教师,谭老师手中的粉笔不仅是书写的工具,更是传递思维火种的媒介。在他眼中,数学不仅是公式定理的集合,更是思维方式的塑造。课堂上,他总能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,让枯燥的公式焕发生机。他深知数学之美在于其简洁与深刻,一个优雅的证明往往比繁琐的计算更令人心动。因此,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,引导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,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。他常说:“数学老师要教的不是解题技巧,而是让学生学会像数学家一样思考。”

十年教育,谭老师的课堂始终经历着不断的自我变革。

初登讲台,他的课堂更多的是严格,课堂中多了一份小心翼翼。历经十年的执教生涯,通过克服课堂中的一个个不足,他离自己理想中的课堂更加贴近:他努力让每一堂课严谨而不失活泼,严格而充满趣味。

现在的课堂上,他力争在证明推导时一丝不苟,在讲解概念时妙趣横生。立体几何课上,球体在他手中旋转;三角函数讲解时,正弦曲线在屏幕上跃动。借助几何画板、GeoGebra等工具,他将静态的数学变得生动立体,让学生在掌握严谨思维的同时,始终保持对数学的热情。


千言细语,万里鹏程



 

教育是根植于爱的艺术。谭老师践行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,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发展。在数学教学中,他秉持“无条件积极关注”原则,营造安全、接纳的学习环境,帮助学生克服数学焦虑。根据自决理论,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归属感、自主感和胜任感。在评价方式上,他采用成长型思维模式,关注学习过程的进步而非单纯的结果评判。

千言细语,皆是期许;万里鹏程,终将可期。

数学符号不仅是逻辑的载体,更是师生心灵对话的桥梁。教师的每一句谆谆教诲,每一次耐心引导,都在学子心田播下希望的种子。课上课下,谭老师鼓励学生相信自我,肯定自我。他耐心引导内向的学生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,他引导失意的学生克服困难,勇敢面对现实,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。比起数学成绩,他更希望自己的学生多一份快乐,生活多一分阳光。三年时光虽短,却足以见证生命的成长。

 

当理性的数学思维遇见温暖的人文关怀,当抽象的逻辑符号承载着殷切期待,教育便展现出最动人的模样。谭海锋相信,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,只要给予适当的阳光雨露,终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。

教育的意义,正在于见证这些年轻的生命破茧成蝶,展翅高飞。

创建时间:2025-04-22 17:00
浏览量:0
我是段落。点击这儿添加你的文字并编辑它,非常容易。-双击进行编辑
首页    党群建设    共青团    【青年岗位能手】谭海锋老师:粉笔为舟渡星海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