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旗下讲话 —— 向阳而生 逐光而行 做一个阳光少年
副校长 周光军
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
站在这里,望着你们朝气蓬勃的脸庞,仿佛看见了一片正在抽穗拔节的青葱麦田。十七八岁的年纪,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聊聊"阳光少年"这个主题,这不仅是对青春的定义,更是对生命状态的期许。
一、阳光,是穿透迷雾的清醒
清晨上学路上,你们是否注意过阳光穿透雾霭的瞬间?那束光从不因暂时的遮蔽而改变方向。这让我想到,真正的阳光少年应当具备"拨云见日"的智慧。
当我们被手机屏幕的蓝光占据双眼时,是否还记得抬头看看真实的阳光?当焦虑、迷茫像藤蔓般缠绕心绪时,是否记得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?面对学业压力、成长困惑,我们要像向日葵校准太阳那样,始终锚定心中的方向。记住:保持清醒的认知,是青春最珍贵的铠甲。同学们,阳光也是一种自信的心态,我们都是大自然的精灵,人类文明的使者,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,我们都能为他人、为社会乃至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。家庭条件、个人外貌、考试分数等都不能、也不应该成为我们自信与自卑的分水岭,我们选择自信,斗志昂扬,尽情挥洒自己的个性,让我们活出精彩的人生!
二、阳光,是温暖他人的善意
物理学告诉我们,阳光的本质是能量的传递。真正的阳光少年,应该像太阳那样成为温暖源。
相信同学们一定了解过很多志愿者的行动吧!他们在寒冬把闲置的冬衣送到山区,他们用旧课本在贫困山区搭起爱心图书角;他们在大灾大难面前,忘却自己的安危,积极为灾区送去必要的急救物资与温暖,如此等等。我们明白:阳光不仅照亮自己,更要温暖他人。一个真诚的微笑,一次弯腰捡纸屑的举动,甚至是在同学受挫时一个鼓励的微笑亦或是静静的陪伴,都是青春最美的光芒。同学们,温暖他人更要有包容的心态。 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,我们要有大海一样的胸襟!你会为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,和同学闹别扭吗?你面对老师的善意批评,会顶撞老师吗?你对你做过的错事,会主动认错吗?友爱同学,尊敬师长,严于律已,宽以待人,敢于认错,保持微笑,乐于助人,是一种包容万物的阳光心态,是豁达儒雅的大气,也是一中之精神!同学们,包容是人际交往中最可贵的品质,是一种人生美德与人生智慧,让我们修出一等美德,活出高尚人生!
三、阳光,是历经风雨的坚韧
农人都懂得,真正的阳光不是温室里的恒温,而是历经风雨后的灿烂。近两周进行的“阳光体育”活动和每年的体育节中,一个个跌倒又爬起的身影,不正是最好的诠释吗?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展示你飞扬的青春,也是打磨你的意志锤炼你的坚韧。
青春难免遭遇挫折:学习中某次考试的失利,交往中同学间的误解,生活中时不时的不如意….但请记住,真正击垮我们的从来不是困难本身,而是对阴影的恐惧。就像黄山上的"破石松",种子落在岩缝里,却能在断裂处绽放出更蓬勃的生命。当我们学会把挫折当作养料,生命之树才会愈发茁壮。同学们,坚韧的前提一定是一种进取的心态。积极进取的心态胜过世界上任何宝藏,它是一种生命的品质,是人生幸福快乐之源。一个人没有了追求,就会萎靡不振,就会觉得了然无趣;反之,我们目标远大,并为之奋斗,就会过得充实有而意义,就会觉得拥有整个世界,处处充满阳光。当下,同学们要珍惜这值得珍惜的学习环境,珍惜同学的无私帮助,珍惜老师的谆谆教导,好好学习学有所成;只要我们不断进取,就一定会成为社会栋梁,品味生活的幸福,活出成功的人生!
四、阳光,是照向未来的担当
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口,我们这代人的阳光里还应当有责任的重量。钱学森24岁留学时在日记本写下"学成必归,报效祖国",袁隆平23岁立志"让所有人远离饥饿"。这些闪耀的名字告诉我们:青春的阳光,终将汇成时代的星河。当我们讨论"躺平""佛系"时,不妨想想敦煌研究院的"面壁少年"。那些90后文物修复师,在戈壁深处用青春守护千年文明。他们用行动证明:真正的阳光少年,既能脚踏实地耕耘当下,更能仰望星空照亮未来。同学们,阳光也是一种负责任的心态。当我们讨论“竞争”“内卷”之时,不妨想想当今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大战和关税大战。作为时代青年,我们一定要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,努力学习提升自我,负起时代的责任与担当。
同学们,阳光不是永远晴空万里,而是穿透云层的力量;青春不该是转瞬即逝的烟火,而应成为持续发光的恒星。让我们保持"竹杖芒鞋轻胜马"的从容,修炼"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"的胸怀,在时代的土壤里深深扎根,让青春的光芒既照亮自己的征途,也成为他人前行的灯塔。
最后,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阳光少年:眼底有星辰,胸中有山海,手中有力量,脚下有远方。
谢谢大家!